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UDN房市情報: 給馬政府:選擇性房貸管制,央行打房會有效嗎?

UDN房市情報
udn房市情報:提供國內房市最新資訊,含房市政策、趨勢、房貸、區域行情及居家設計裝潢等,讓網友輕鬆獲得房市一手情報。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給馬政府:選擇性房貸管制,央行打房會有效嗎?
Jun 26th 2012, 02:46

【文/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李同榮】

中央銀行於六月二十一日祭出再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針對雙北市八千萬元以上、其他地區五千萬元以上豪宅,限制貸款成數不得超過六成,且無寬限期,所有銀行金融機構從今天開始強制實施。央行總裁彭淮南認為,有些人趁著油電雙漲起鬨,說買房可以保值,藉機哄抬房價,如果央行沒有採取任何措施,房價一定會漲得比現在更厲害。

事實證明,央行過去兩次的選擇性緊縮融資只具宣示作用,但對調解房價的效果有限

我們回顧前兩次央行針對雙北市在2010年的選擇性貸款緊縮,其實立意良善,但效果有限,因為緊縮房貸抵擋不了遺產稅降低以後資金回流的浪潮,才會造成豪宅房價不斷上揚的結果。終究,只靠央行有限的金融控管政策,仍然無法解決都會房價的節節高升,房地產漲跌因素還是要回歸基本面與供需面作深入探討,才能提出一套健全房地產市場的治本兼治標之解決方案。

奢侈稅沒打垮房價,沒打垮建商,卻幾乎打垮了房仲業

馬英九政府提出的居住正義政策,目前止於口號而無執行策略,也無較具體的住宅政策,奢侈稅短線打房政策雖然產生短線抑制效果,但要長線影響房價顯然效果有限,反而是預估增加的稅收不但縮水90 %,甚至連房地產交易增值稅也反而減少近50%。實價登錄雖能促進交易透明化,但對房價漲跌無實質影響,而修訂後的平均地權條例卻是倒頭栽的方式,把實價登錄的責任歸責於非權利人的地政士與經紀業,可預期的是登錄的真實性將難以稽核,何況租賃的登錄制度,只有要求地政士或經紀業登錄,若房東未交由經紀業服務,租賃之權利與義務人都可免於登錄之責,這也將逼得出租人為了逃稅,而不將房屋交由專業的房仲業者服務,如此錯誤的決策將對房仲產業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證所稅已經幾乎打垮合法守法經營的證券業,並打趴無辜的投資散戶,奢侈稅沒有打垮房價,沒有打垮建商,卻幾乎打垮了房仲業,讓無辜的房屋仲介經紀業業績縮水一半,五千多家業者與十萬家庭生計立即陷入困境,種種政策顯示政府打擊合法產業卻縱容非法產業橫行的不當作為,房仲業者與產業公會近年來不斷的為產業的提升做出努力,但受到政府的種種政策限制與干預,已經明顯的扭曲了產業市場自由機制的發展,我們實在為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與產業競爭力感到非常的憂心。

加強公共建設擴大都會商圈,廣建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才是紓解都會供需的治本之道

所謂居住正義政策現在已經荒腔走調,政府只挑簡單的事做,以為打房就能顯現居住正義,在利率偏低與資金寬鬆的環境,有錢人合法買豪宅變成原罪,我們要說央行的緊縮動作,雖然立意良善,但卻影響不了豪宅的價格,反而只會突顯政府的仇富心態,最後只會讓有錢人將資金再次移往國外,政府也會得不償失。而合宜住宅真能解決大台北房地產供需嗎?跟過去的國宅一樣,以前五年後產生一批國宅新貴,現在十年後同樣的會產生另一批合宜新貴。治本之道,政府應優先加速建設與都會捷運系統,擴大現有商圈,廣建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而國有財產土地應善用民間資金合作廣建社會住宅,以租金補貼照顧中低收入上班族,以租金收入與政府補貼作為保障投資者之報酬率,如此一來,不但解決都會低收入者居住的問題,也解決土地閒置與建置資金的問題,同時紓解租房的供需問題,間接紓解房價的漲勢。但國有財產局在不當的標售土地造成土地飆漲而被監委糾正後,為政者就採取不做不錯的心態,不但停售都會閒置土地,更無具體的長期規劃與作為。

探討房價漲跌因素,應該從基本面、技術循環面、消息面三管齊下深入研究

以目前的國內外局勢對台灣房地產的影響層面分析如下:

基本面

利多:
整體經濟維持中度成長、失業率下降、都會精華區人口集中產業集中資金集中、遺產稅降低資金回流、資金面寬鬆、利率短期維持低檔

利空:
美國經濟復甦緩慢,債信評等下降、歐債風暴危機未除、匯率長期仍有升值壓力不利出口成長、股市陷入中空格局、稅制改革防制房地產飆漲、都更議題窒礙難行。

技術面

利多:
台北市因供需仍然失衡,尚有一波末升段行情,豪宅仍會創新高,全省補升行情未走完

利空:
技術循環處於高檔,隨時會受消息面利空因素影響,引爆房價反轉

消息面

利多:
ECFA啟動元年,預期陸資來台利多尚未實現、開放自由行有利休閒不動產 發展。

利空:
大都會房價過高民怨第一、馬英九政府堅持居住正義打房政策、稅制改革聲浪四起影響後市發展、總統大選後美牛風暴與油電雙漲,證所稅風波未平,引發民怨上升,執政黨民意下滑,實價課稅風聲鶴唳,心理影響因素讓消費者卻步。

若用傳統緊縮融資對付豪宅,只會突顯政府仇富心態,打房政策要對症下藥,否則不但失去民心,也失去企業界對政府的向心

綜觀上述房地產漲跌因素分析,房價的漲跌勢必與國內外基本面相互連結,而供需失衡因素更是都會房價飆漲的主因,未來除了資訊透明化實價登錄以外,健全稅制必定是健全房市的一大課題,而稅制的改革必須提出完整的配套與研究後始能提出,免得造成市場不確定因素所造成的恐慌,證所稅的改革風波就是房地產未來要實價課稅的前車之鑑,若用傳統緊縮融資工具來處理房市,並針對不需高額貸款的富商與豪宅限縮融資,只會產生短期心理效應,長期而言,不但對房地產無濟於事,還會衝擊企業界對政府仇富心態的報復性反彈,企業界對政府的向心將蕩然無存,因此,我們建議政府對房地產要徹底對症下藥,而任何短線控管與打房政策不得不三思而後行,只有深入研究房地產供需之解決方案,才能真正提出有效的房地產治本方針。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