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商ERA易而安不動產台灣區總經理黃鵬䛥】
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在今年4月份甫上任第一天,就在首次會議上,正式宣佈採行超級量化寬鬆政策,想以擴大貨幣寬鬆來刺激日本社會經濟,達成至少百分之二通貨膨脹目標政策,來改善日本經濟長期通縮委靡不振局勢,而在日本採取高達每月75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政策,與美國每月85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政策下,亞洲房市將倍受矚目。
若要問QE3與前2輪QE有何不同?其實購買銀行金融資產(如:MBS)等的貨幣寬鬆方式之作法與前2輪QE皆相似,最大不同在於此回QE3沒有時間和總數量的限制,因此將增加市場未知變數,推升金融資產未來走勢;同樣的,日本超級量化寬鬆政策,除了壓低利率、刺激房貸,並增進小企業貸款需求外,擴大收購其他資產,包括每年收購指數股票型基金(ETF)1兆日圓(3000億台幣)、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300億日圓(100億台幣),代表日本銀行將試圖藉收購金融資產,以刺激股市和不動產。
根據全球最大房地產統計網站「全球房地產指南」Global Property Guide調查,去年北市房價較前年上漲0.88%,在亞洲6大主要城市房價漲幅中排名第2,僅次於香港,而游資多及利率低是上漲主因。雖然在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等政府皆祭出各種政策讓房市降溫,但房市還是呈現出「價穩量縮」情勢,這其實與美日量化寬鬆政策是有關聯的。
尤其是日本的超級量化寬鬆政策,讓亞洲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指數在資金行情中再度受惠。根據統計,日本不動產與REITS資產今年來漲幅超過40%,連帶也讓亞洲REITS的表現再度超越北美與歐洲,就連國內的相關基金,今年來的績效也超過15%。
IMF其週一發佈的《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展望》報告中稱說,一些亞洲經濟體的信貸增長仍然過快,可能給金融穩定帶來問題,而強勁的資本流入將加劇這一風險。亞洲一些地區的資產價格已快速上漲。在香港,過去四年裡房價已上翻超過一倍,重返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峰值水準。而在台灣,此一現象更值長期觀察,居安思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