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實價揭露上路滿一年,各界檢討呼聲起,現行預售屋登錄制度漏洞百出,迄今登錄資料仍寥寥可數,對消費者來說,買預售屋比起成屋更沒有保障,多位學者、房仲業都認為相關單位應儘速提出修法或設法改善。
學者:房市差 制度改革好時機
淡大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認為,現在房市氣氛差,是揭露制度改革較佳時機,否則房市若回溫,預售屋行情採即時揭露,就可能被利用為炒高房價工具。
內政部去年10月開始公布全台不動產交易資訊,一年來已有約45萬筆資料可供查詢,多數是成屋資料,預售屋由於業者刻意規避,目前少得可憐,以台北市為例,現僅有一半行政區有預售屋資料,一共15案202間房子。
房市專家表示,代銷業者不願登錄預售屋成交行情,一來是現在景氣不好,登錄了也無法拉高房價,反而會製造麻煩,能避則避,二來,現行登錄制度也提供業者合法規避管道。
依實價登錄規定,房屋交易過戶後,須在一個月內申報實際交易價格,但預售屋不受限,由代銷銷售的,契約期滿後才須登錄,如果建商自售,完全不用登錄。多數代銷把委託期拉長,動輒三、五年,至今實價網沒有什麼預售交易資料。
莊孟翰表示,實價揭露上路時,有人擔心建商會以假交易方式,故意成交天價,哄抬房價,但一年來買氣平平,拉高了也沒人信,此一情況沒有發生。他認為,相關單位應掌握時機,將預售屋行情即時揭露,讓消費者能夠取得第一手預售屋行情作為購屋參考。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表示,預售屋是房價上漲的領頭羊,政府如把打房重點放在預售屋,方向才是正確,但用查稅手段,一來難抓,二來也難正常化,設法做到即時揭露成交資訊,讓業者膨風立刻現形,是較佳方式。
莊孟翰說,實價揭露滿一年,相關單位應思考進一步「坦裎相見」,取消去識別化,揭露到門牌號碼,不再去頭去尾,把最高和最低的5%拿掉不揭露。他表示,現行方式讓民眾搞不清楚區域房價,賣方專挑高的,買方選成交價最低的,資訊愈不夠透明,要抑制房價上漲就愈不容易。
地政司:改革制度要先修法
【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內政部地政司表示,對於各界希望實價揭露方式進行修改,地政司已注意到,若要修改,必須送到立法院修法,仍需社會凝聚更多的共識。
地政司副司長王靚琇表示,實價登錄三法草案送立法院審議時,內政部原也計畫將預售屋比照成屋,交易後一個月內即登錄,由於未獲立委共識支持,改為現行結案後一個月再登錄。
王靚琇表示,實務上,預售屋交易後立刻登錄,有一定困難度,主要是預售屋買賣只要雙方簽約,不用到地政單位辦理任何登記,成屋過戶登記後,不登錄價格,地政單位馬上可以得知,但預售屋如果不主動申報,官方也不知道。
代銷簽兩版本合約?政府要查
對於市場傳出有代銷業和建商簽兩份合約,一個是正常委託銷售時間,另一是加長版,專門用來應付政府部門,以拉長登錄時間,王靚琇表示,將加強查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