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歷經多波房市起伏後,房仲業發現,大台北民眾購屋出現新三大準則,即「買得起」、「住得好」、「有題材」。
永慶房仲研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以往大台北民眾買房子,大多看市場走勢,捷運共構宅熱門,就買共構宅,套房升溫,就買套房;大家都說重劃區好,就搶進重劃區。
但這幾年,由於媒體提供大量房市資訊,加上市場起伏劇烈,多數民眾洗過幾次房市「三溫暖」之後,對購屋大都衍生出一套共通哲學,而且身體力行作為擇屋準則。
黃舒衛說,這套購屋哲學的第一準則就是「買得起」。以往民眾買房,不少人會咬緊牙關、東湊西借硬是買下來,但現在很少購屋人會這麼做,大多寧可買遠一點,買小一點,但負擔得起的房子。這是近來郊區房市快速崛起的主因。
「住得好」是現在購屋人第二個考量。山高水遠風景好的房子,以前常常熱銷,這些人已沒有建商敢推這種房子,因為消費者根本不會買。
「住得好」和住在好地段並不相同,好地段指的多是市中心,或重劃區,但多數民眾的「住得好」,要求的是有一定的交通便利性,有捷運、高鐵最好,沒有的話,台鐵也可以,不然就是有便利快速道路、高速公路以方便上班通勤。
第三個新準則是「有題材」。黃舒衛說,多數民眾現在買房子,在考量進入門檻、生活機能之後,最後決定是否出手的臨門一腳,就是房子所在區域是否有可讓房子增值的題材,單純的自住,其實非常非常少,現在民眾買房,不是視為資產累積工具,就是當作日後換屋籌碼,沒有題材,增值性不高,往往就下不了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