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台灣成年單身人口近半數,社會對單身仍存偏見,城市與住宅設計極少將「一個人住」納入考量。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艾瑞克指出,為了活絡城市的文化與經濟,全美各城市的計畫者和開發商,均致力於「單身友善設計」,如在市中心設計單身公寓、增加大眾運輸工具,吸引單身人士進駐。
艾瑞克(Eric Klinenberg)長年研究單身議題。他的最新著作「獨居時代」,最近由漫遊者文化引進台灣。書中指出,在創意經濟興起的廿一世紀,單身者不再是社會負擔,反而是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關鍵人物。
過去城市中曇花一現的單身公寓,多是政府為了安置移民、社會邊緣人而設計,予人簡陋印象。但近幾年出現的單身公寓,卻多為中產階級設計,設計教人驚豔。艾瑞克指出,因應創意經濟產生的「創意階級(creative class)」,包括媒體、廣告、設計人才等,因工作性質出現大批單身人士。他們是都市官員極力爭取的人才。
艾瑞克的研究顯示,單身者並不孤立,反而比成家者更樂意投入社群生活。他們樂意住在面積小、機能齊全的公寓,卻需要大量公共空間。
他曾到瑞典斯德哥爾摩拜訪七層樓的單身住宅Fardknappen,大樓裡有圖書館、視聽室、織布區、木工區、健身室等。大樓中的共同廚房,規定住戶每六周必須協助煮飯和清潔一次。這個規定反而增添了它的吸引力,候補者大排長龍。艾瑞克認為,好的住宅設計,可以讓單身擺脫孤獨、將獨居者帶進社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