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家/文/王蓓禹(Penny)、圖片來源/
Archdaily】
台南真的是一個很幸福的城市,氣候宜人、風光明媚,有眾多古蹟保留文化,各式老宅再生發揚文創力,還有好吃的美食可以大飽口福(流口水~),這麼幸福的台南,也孕育一棟幸福的綠建築,就在台南工研院六甲院區宿舍,蓊鬱的環境搭配綠能環保設計,讓環境不僅是美,還多了一份深度在裡面。
這綠色建築由國內知名建築師郭英釗所設計,郭英釗建築師設計過無數優秀的綠建築,如北投圖書館、花博新生三館,在建築師的設計之下,這些的建築都有濃厚的永續經營概念,對於他們來說「藉由對綠建築(green architecture)的實踐,創造一個天人合一的美麗鄉土」。
這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實現在台南工研院六甲院區宿舍,宿舍為47公頃的園區的一部分,在綠色建築技術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指導方針下進行規劃。整個園區被規劃為具有多功能的空間,其中包括研究樓、食堂、宿舍、生態池、竹林、綠色建築等……。
▲這是宿舍嗎?簡直是生態園區呀~
建築的環境周圍有小山丘圍繞,西邊面對一個湖泊,因著這樣的環境,所以在佈局上就以融入此地理環境為首要,並與周遭生態結合,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這個綠網絡讓園區變成一個的生態觀察區。
位於中庭的生態水池與附近其他水池具有微調周圍溫度的功能,呈現舒適的狀態,這些不同風格池塘還具有欣賞的功能,不管是人造的還是天然,都為這個環境打造一個秀麗的景觀
因南部天氣經常艷陽高照,常有日照強烈與西曬的困擾,為克服這樣的問題,建築師就將會西曬的部分設計百葉窗,減少陽光射入,使用隔熱反射白漆來減少熱量吸收,南部常見的雙層屋頂建築師也運用到建築裡,外加水池的蒸散排解熱,整體的溫度不至於過高。
茂密的竹林也是這個園區裡一個亮點,除了製造美景之外,還具有遮陽、空間區隔、走廊中的圍牆等作用,為了減少建材的浪費,此建築打造運用大量的在地高品質的建材,如在大廳使用在地紅磚鋪成,也有空間使用再生磚打造,這些在地建材既能代表當地、也能減少因運輸建材所造成的浪費了。
園區裡面還有使用水循環系統,利用雨水來澆花、整理環境,廁所及其他用品皆使用經濟部水利署認證之省水標章。眾多環保設計讓此建築獲得鑽石級標章的綠建築。
美麗的建築群為環境帶來美觀與保護,在這裡還可以遠眺前方的嘉南平原,讓人居中感覺就像是這環境的其中一份子,想像在一天工作結束時,回到宿舍休息聽到蛙鳴伴奏,晚風從竹林息息而來,疲憊在大自然中獲得了徹底的抒放,養精蓄銳為明天衝刺儲備好精神。
※延伸閱讀》人生一大樂事、我家有座溫泉池!在世界末日之前,快來台中登上諾亞方舟?!Cheese!建築先生的微笑曲線伊東豊雄設計台灣》台大社科院-與自然共生的戶外圖書館 想知道更多關於建築的故事嗎?請上綠建築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