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五月超過326億 金管會對壽險買樓規定將鬆綁 量能可望倍增
【經濟日報/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
瑞普國際物業昨(5)日統計,至今年5月底,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已超過326億元,超越去年同期的304億元,下半年因金管會對壽險業買樓的規定將鬆綁,交易量可望倍增,預期下半年就有機會達600億至700億元。
瑞普國際物業董事長暨CCIM台灣分會創會會長曾東茂表示,不同於去年商辦一棟棟出售,今年分層交易量變多,商用不動產交易規模由大轉小。去年保險業者在商用不動產市場大放光芒,今年因金管會管制而縮手,買家多為製造業或是投資公司、個人投資者。
今年廠辦及工廠市場依然火熱,瑞普統計,截至5月底,工廠及廠辦的交易金額超過121億元,約占商用不動產總交易金額的37%。
曾東茂說,政府鼓勵台商回流,加上本地企業原本就有擴廠或遷廠需求,全台都有廠辦或廠房順利成交,買家包括大毅、訊映光電等知名廠商。他強調,分析購買工廠及廠辦者,大都以製造業為主,這也顯示出台灣的製造業仍在發展中。
在辦公室市場方面,今年較著名的交易是寶豐隆興業買下新光敦南大樓部分樓層,以及香港商基萬公司買下蘇黎世保險大樓部分樓層。
由於受到「金七條」的影響,保險業者對於辦公室投資暫時收手,辦公室買方以專業不動產投資者、基金、製造業為主,成交區域則大量集中於台北市及新北市。
曾東茂表示,金管會已容許保險業購買不動產投資標的,但「金七條」依然存在,雖然保險業者希望最低毛租金資本化率能降至2.375%,但相關附帶條件仍未獲金管會通過,因此保險業者現時只可投資毛租金資本化率2.875%以上的標的,但現在商用不動產市場中,能夠符合此條件者不多,因此短期內的商用不動產市場,仍會以保險業者以外的投資人為主。
曾東茂認為,大部分不動產業者認為,上半年商用不動產市場比較低迷,但實際上總成交金額已超過去年同期,自用為主的製造業者及專業不動產投資者紛紛入場,主因商用不動產仍是目前最穩定的投資工具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