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季康、空間設計暨圖片提供/建構線設計】
大地是醞釀一切生命的起源,因此人類依存在自然界其來有自,就好像母親跟孩子的關係,是一種整體的實在。用大地來做為母親來象徵,這也表示了自然對生命的哺育就如同母親對孩子般的呵護。
 | 空間設計暨圖片提供/建構線設計 |
|
自然框景
當人們離開自然環境進入到都市叢林,緊湊的步調就不由自主的跟隨,每每到了假日都往大自然的區域跑,到了工作的日子一到又得回到那都市環境,真恨不得把大自然搬到家裡來。而自然景色的優美,渾然天成的樣貌很早前就已經存在,這樣的美景就保留在屋主的相片本之中,那是一張悠然靜諡的風景照,碧草如茵的景色,讓人身體放鬆,心神嚮往!這也是屋主衷心所盼,交付設計師的想法。
此案位於環境幽靜的陽明山山腰,當設計師被屋主引領到此地,踏著厚實的石階,觀看著周遭環境,心情也跟著舒暢了起來,彷彿被眼前的景色吸引深深著迷,在這樣被大自然環境包圍的地理條件下,設計師意想延續此環境,傳達室內及室外空間相通無界限的設計概念,並藉由相機裡的「框景」語彙讓屋主相片中印象深刻的景象再呈現。
發現細微
入口玄關處,通透的視覺隨即映入眼簾,迎接而來的是地面上因光線折射而呈現黑白交錯的板岩地面,由室內延伸到戶外的庭院廊道,讓室內外的軸線相互呼應。一旁的壁爐及書櫃所用的形式以清水模的做法呈現,設計師選材用以杉木板、南方松為其基底後混凝土灌漿製成,木板模卸除後所留下的細膩木紋紋理,一改人們對其粗糙的印象。而這樣的做法,一開始,屋主並無法接受,設計師跟屋主溝通後以實際1:1的實體模型先做出來給屋主看,屋主一看到實體模型後一掃先前的疑慮;壁爐是歐美在冬天時用以取暖的物品,在此處出現是因為房屋位在陽明山的山腰,除了可以取暖之外更可以降低屋內的溼氣,為了達到更良好的除濕功效,更採用了複層玻璃內灌氮氣來施做。而屋主曾旅居美國也讓設計師留意,這些細微處得以窺見設計師的用心。
在大廳中有個中柱成為視覺上的障礙,設計師利用這點以黑色鋼板採以鏽蝕手法讓此處轉化成為視覺上的焦點,為了做出斑駁鐵鏽的效果,設計師還親自動手去刷出應有的紋路;親自手做這一點也感動了屋主,而這在大廳中的焦點,是跟屋主溝通、良性互動下所產生的結晶。邊牆用以黑色的板岩石磚跟地面所用的石材地磚都是以棋盤格的形狀來做相互鏈結營造出延展的空間,由水木做成的矮桌上面置放著陶器器皿跟前面敘述的空間串起來讓此處提升為意境優雅的場域。在大廳所組成的元素裏,不難發現跟室外庭院廊道的空間所用的黑色的板岩地面相輔相成,室內和室外成為了一體的景象。
勾勒軸向
大廳中柱的另一側就是開放式餐廳,也恰如其分地把大廳分開,X軸向的餐桌把視覺往內拉造成更延續進去的框景,讓整體空間有加大的效果。由於屋主及其小孩都喜歡烹飪,藉由一家人共同在開放式廚房做菜、用餐的同時,讓親情更加活絡加溫。
餐桌由溫潤的木質材料構成,原本要用漂流木做成餐桌吊燈,因製作上不易因此設計師也為此大傷腦筋,最後由設計師親自挑燈,從國外飄洋過海運回來,吊燈裝置妥適也已經是一年後的事了。由大廳牆壁延伸過來到餐廳的黑色的板岩石磚讓空間有其延續性,而在黑色板岩磚上面的藝術裝置,則是屋主的小孩為了新家所自己製作的物件,這樣的物件~無價。
- 詳細內容請翻閱 Living & Design 住宅美學 No.52
Case Data
空間性質│住宅空間
座落位置│台北市.陽明山區
各階面積│80坪
主要建材│梧桐木皮、橡木實木拼接紋、柚木實木皮、柚木實地板、戶外鐵木木地板、天然板岩石材、木紋板模灌漿、特製鏽鐵、鐵件噴漆、 清玻璃、明鏡、銀狐石等。
About Design
建構線設計有限公司
X-Line Design Co., Ltd.
設計總監|沈志忠
參與設計|邱翔禾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36號
電話|02-2631-5955
傳真|02-2631-6955
網址|www.x-linedesign.com
信箱|ron@x-linedesign.com
Designer Profile
沈志忠
現任|建構線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總監
學歷|University of The Art London / Interior &Spatial Design
「空間藝術化‧藝術機能化」。在有效的空間裡,結合藝術,讓風格、比例、線條的交集,藉由時間,衝擊出人與人之間的視覺美感,連結室內空間與城市地景的互動,而其中的動靜態度,從人的生活當中界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