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UDN房市情報: 評論/更多的房價指數我們真的需要嗎?

UDN房市情報
udn房市情報:提供國內房市最新資訊,含房市政策、趨勢、房貸、區域行情及居家設計裝潢等,讓網友輕鬆獲得房市一手情報。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評論/更多的房價指數我們真的需要嗎?
Jun 21st 2013, 02:11

【聯合報╱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
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

閱報得知,張金鶚出任台北市副市長後,打算制定台北市房價指數,理由是「更進一步」提高房價透明度。這想法令我困惑。

在台灣,房價指數已經非常多:信義房價指數、永慶價格指數、台灣房屋與中央大學合作推出的房價指數、住展雜誌的房價指數、國泰房地產指數、營建署住宅需求動向等等,根本不需要浪費資源再搞一個。

這些指數大多由專家學者主導制定,也都有學術理論做支撐。由房仲業者提供的房價指數,也許會帶一點商業色彩,但用心觀察,會發現這幾家企業非常愛惜羽毛,不會故意扭曲實際房價行情。

最具說服力的例子是:唯一被全球最大房地產數據統計─全球房地產指南(Global Property Guide)所引用的,只有信義房屋揭示的信義房價指數,而沒引用營建署的價格資訊。

此外,央行在金融穩定報告中的房價資訊,也引用信義房價指數。以上兩例,說明了信義房價指數在台灣房市的權威性,我想不通,台北市政府幹嘛再搞一套房價指數?

按照近幾季國泰房地產指數的改變來看,我推測,張副市長打算推出的台北市房價指數,很可能是要將台北市房地產區分成高價位、中價位、低價位,企圖避免將低價位行情被高價位拉抬。

如果張副市長真這麼做,我覺得這樣的指數,參考價值其實不高。因為光是依據什麼條件去定義高價位、中價位、低價位,就會引來很大的爭議!

進一步說,台北市大安區並非全都是高級住宅,靠近第二殯儀館的房價就明顯較低;另外最近內湖區出現每坪破百萬的豪宅,明顯高於內湖區均價,還是很快就銷售一空。

如果光以行政區做為高價位、中價位、低價位的區分原則,有心人士只要在大安區多出現幾間價位偏低的物件,而在內湖區出現幾間明顯偏高的物件,將會出現大安區暴跌、而內湖區暴漲的房價指數。

相對地,房仲提供的房價指數,樣本都是自己經手成交的物件,最能掌握真實性。加上製作房價指數時,房仲會剔除明顯偏高物件(例如一樓店面),目的就是讓大家知道其指數具有趨勢性,願意視為參考指標。

營建署住宅需求動向的房價樣本,其實是民眾自行填寫,真實性本就不高,樣本數又少,以致未獲全球房地產指南與央行採用。總之,台北市根本不需要無法成為權威性的房價指數,弄清楚這點,張副市長還是專心搞好都市更新,日後讓市民們豎大拇指稱讚吧。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