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香港特派員李春】
釣魚台的風聲沒那麼緊了,中國大陸經濟界繼續「內戰」。綽號任大炮的華遠房地產董事長任志強又有新說,指中國大陸房價將「暴漲」。
任大炮一向持房價看漲論,今年5月就說明年3月房價會暴漲,現在不過是說會提前到3月前而已。他認定,土地供應減少,可能導致房價提前暴漲。
目前中國大陸的房價還沒動,土地市場倒是動了起來,此前房地產比較熱鬧的杭州、溫州、武漢等10多個城市,紛紛密集增加供地,有的甚至一次推出上千畝土地,而萬科、富力等開發商也在熱情拿地。
在北京,上星期一口氣出讓4塊地,且是罕見的高溢價地塊,也就是說有地產商搶地了。同時,被認為是北京樓市風向標的房產秋交會,不僅參展商破了2008年以來的新高,還出現秋交會「不打折」、「只提(漲)價」之說。
現在的問題是要弄明白,中國大陸土地供應與房價是什麼關係?房價與宏觀調控又是什麼關係?這樣就能大致明白,這場房價之爭與中國大陸的宏觀調控是什麼關係。
首先,地方政府大量增加土地供應,是事實。目前中國大陸地方政府,多靠「土地財政」維持生命,而自房地產調控以來,地方政府的土地供應大減。以北京為例,今年北京市政府計劃賣地收入人民幣900億元,但前八個月卻只收入244億元人民幣。
由於土地供應減少,土地收入銳減,全大陸有四成地方政府沒有完成財政收入計畫。由於即將進入第4季,再不賣地就收不進錢了,所以地方政府要開始大量甩賣土地。
按傳統眼光,土地供應增加,不是對房地產價格有穩定作用嗎?地多了,發展商就要趕快建樓,加快賣樓,以求周轉資金。商品房的供應增加,價格理應下降,怎麼會暴漲呢?
再說,中國大陸經濟現在被廣泛看「空」,經濟下滑看來還沒穩住,股市都跌成這個樣子,人人憂心忡忡,房價怎會一枝獨秀再漲起來呢?
但在市場上,有另一番擔心。一種觀點,是認定房地產商太精明,總是先行一步,拿到地建好房能賣好價錢,房地產商才去搶地,所以現在地方政府甩地,房地產商搶地,是房價又要漲的訊號。
另一種觀點,看得更遠,是認定美國的量化寬鬆,全球流動性泛濫,中國大陸怎能置身事外。而中國大陸只要貨幣一寬鬆,直接的反應,一是通貨膨膨重臨,二是資產價格再升,這兩種觀點看來都決定了現在要搶樓。
不論是從理論還是從市場看都有點道理,但在中國大陸,還要看政治。中國大陸現在最大的政治,是人事交接,而房地產調控的敏感點,事關本屆國務院的面子。所以,除了中央與地方、政府與發展商的複雜的關係,現在還要看市場與政策、經濟與政治的博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