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教民眾如何買房 看今年房價 估下修10~15%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 政治大學教授張金鶚提出房市新觀念,認為政府應推動「捐房養老」,讓老人把房子捐給社福機構,再由社福機構來照顧老人下半輩子。圖/聯合晚報提供 |
|
政大教授張金鶚今天出新書並提出房市新觀念,他認為政府應推動「捐房養老」觀念,讓老人把房子捐給社福機構,再由社福機構來照顧老人下半輩子;他說,他自己就打算把名下一間房子做這樣處理,為退休生活作準備。
張金鶚寫過「房產七堂課」、「都更九堂課」之後,今天再出了一本「房地產是一輩子的事--自住投資65問」,教導民眾如何買房。他強調他立場有空也有多,不是什麼空頭總頭司令,不過問他今年房價看法,他仍認為會下修10~15%。
張金鶚表示,房市有四種型態,包括「損人損己」、「損人利己」,「利人損己」 以及「利人利己」。
損人損己就是現在進場高價買房子,這樣只是替投資客解套,卻墊高房價,害慘自己及下代;他也點名銀行業如果持續放貸給投資客,也是損人損己,因為最後泡沫破滅,銀行就得苦吞違約呆帳,得不償失。
至於損人利己的行為,像是建商偷工減料,投資客炒房、業者故意釋出消息誤導大眾等,這些都是只求自己獲利,不顧別人死活。
利人損己指的是當前的幾項政策,包括奢侈稅、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以及討論中的實價課稅等,這些政策會損害到部份民眾包括投資客、豪宅客、多屋客等利益,但對大眾卻是有利的。
張金鶚說,上述三種都不是最好的型態,他認為國內房市應朝「利人利已」努力,包括鼓勵好建商蓋好房子、鼓勵物管公司致力於空屋有效再利用,以及推動捐房養老新概念。
張金鶚表示,捐房養老其實國內早已有人做過,多年前就有一名老人把房子捐給伊甸基金會,交換條件是繼續居住並由伊甸負擔看護直至終老;他說,這一模式,既可解決老人居住問題,也可為社會盡一份心力,是「利人利己」房市的好模式,他自己也打算這麼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