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香港特派員李春】
北京經濟界近日議論最多的,是「新國五條」,也就是上星期溫家寶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定下了五條被認為是加強房地產調控的政策措施。由於之前就曾公布過同樣是五條的房地產調控措施,所以就被稱為「新國五條」。
房地產業的起落,本來就被認為是今年中國經濟的一個關鍵,所以「新國五條」出來,議論甚多,有人認為溫柔體貼,有人認為暗藏殺機,但那都是就其調控內容輕重來議,更值討論的,可能是這「新國五條」倒底是秋波流會還是迎風流淚。
說這「新國五條」是秋波流會,是因定出這五條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可能是溫家寶內閣的最後一次會議。
溫家寶領導國務院,已是兩屆十年。在其最後告別之際,留下最後一單政策措施,當然可視為臨別秋波。
溫家寶內閣十年,是與房地產業博弈的十年。如果以兩屆10年計,國務院常務會議10年來有9次會議是以樓市調控為題,且早在2003年中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開始樓市調控,以後年年都有「調控新政」出台。
如果以本屆過去五年計,始自本屆內閣登台之初2009年底的這輪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已數次升級,其中2010年一年中,就有1月的「國十一條」、4月的「國十條」,2011年1月的「新國八條」等。
由之可以認為,今次「新國五條」,表現的是溫家寶內閣宏觀調控臨別依依。如以此角度看,則其內容是輕是重,都不重要了。
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則今次「新國五條」,則成迎風流淚之眼。那是因為,在內外經濟形勢陡變之下,中國的房地產業,不僅有暴漲的預期,也有暴跌的可能。而以今天中國的經濟格局,房地產暴漲要出問題,房地產暴跌更有麻煩。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不是那麼單純,其中一個複雜之處,就在於這是一個有需求的市場,同樣也是一個有泡沬的市場。需求令其有暴漲的預期,一旦暴漲則經濟再現亂象,泡沬令其有破滅的危險,一旦破滅就會帶出危機。
如果要說「新國五條」在迎風流淚,是指其同時迎著房地產暴漲和泡沬破滅的冷熱二風。其中泡沬破滅的預警,更值得警愓。
現在問題是,有何理由說中國房地產泡沬可能破滅。屈指而數,至少可列出三個可能。一是中國的房地產業,真的已成「支柱產業」,房地產的投資,是從官到民,從中央到地方最大的投資。如果房地產投資大幅下挫,房地產市場交易從量到價都大幅下挫,一定會牽動出金融危機、財政危機乃至整體的經濟危機。
另一可能,是熱錢的大進大出。在今天的國際金融變局中,不管是量化寬鬆還是貨幣貶值,都可能催動熱錢流進中國。而熱錢一流到中國,主要流到房地產市場。但熱錢不會就地冷卻,大進之後一定大出,一旦其大出,就帶出資產泡沫的破滅。
再有一個是中國的政治變局,那就是中國的反腐敗。中國最大的腐敗,藏在房地產業和房地產市場。中共領導層遲遲不敢推行官員幹部財產公開,房地產稅還要「試行」而不能推行,是因為房地產是一座火山,真公開真收稅,等於揭開火山的蓋子。但現在民間不依不饒,官員幹部躲躲閃閃,這種交鋒,何時會撞擊出火山爆發,沒人知道。
在這種種可能之下,不妨把「新國五條」看作迎風流出的淚水,其作用是一種重要表態,表示的是房地產業別折騰,房地產市場要求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